2019年7月25日,國際海底管理局舉辦“紀念海管局成立25周年”特別會議,由牙買加外長約翰遜-史密斯女士主持,牙總理霍爾尼斯、聯合國主管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劉振民、聯合國主管法律事務的副秘書長蘇亞雷斯、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白珍鉉等出席并致辭。中國代表團團長、常駐國際海底管理局代表田琦大使代表中國政府致辭,回顧了海管局25年來在文明進步、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底環境認知保護、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介紹中國25年來對國際海底事業發展的主要貢獻,表達了“中方愿與各方一道,積極踐行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原則,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促進全人類的共同福祉作出更大貢獻”的決心。致辭全文如下:
主席女士,
秘書長先生,
各位同事:
國際海底管理局成立25年來,取得了重要歷史性成就。
第一,海管局的成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里程碑。海管局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創設、1994年執行協定加以完善的國際組織,它管理著世界上最大的地理政治單元——國際海底區域。其成立標志著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原則從理念到制度的轉變,是在國家主權和公海自由之外踐行另一種法律制度的開端。
第二,海管局促進了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海洋是資源的寶庫,管理和控制“區域”內活動是海管局的核心職能,各方在海管局框架內規范、有序、安全地開展海底活動,人類距離實現深海商業開發的目標越來越近。
第三,海管局增進了人類對海底環境的認知和保護,保護深海環境是“區域”內活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海管局不僅確認了“預防性做法”和“最佳環境做法”在“區域”的適用,還設立了以保護海洋基因資源為目標的“區域環境管理計劃”,有效促進了人類對海底世界的認知和保護。
第四,海管局為發展中國家海洋能力建設發揮著獨特作用。2013年至2018年,海管局承包者共提供了98個培訓名額,海洋科研捐贈基金共資助了來自50個發展中國家的145名科學家或政府官員,有助于發展中國家提升參與“區域”內活動的能力和水平。
主席女士,
海管局的成就離不開歷任秘書長的努力和奉獻。秘書長薩特雅·南丹、秘書長尼·奧敦通、秘書長麥克·洛奇都為海管局的發展奉獻了心血和汗水,在海管局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個人烙印。中國代表團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我們還感謝秘書處的所有工作人員,海管局良好運作與他們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
我們特別感謝東道國牙買加政府。25年來,你們為秘書處和各國代表團在這個美麗的國度共商深海大計提供了服務和方便。海管局和牙買加早已融為一體,彼此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主席女士,
中國是國際海底事業的見證者、參與者和貢獻者。早在1990年,中國大洋協會即申請登記為先驅投資者之一。海管局核準了中方的五塊礦區申請,中方貢獻了兩塊保留區,并向發展中國家人員提供33個培訓名額,為國際深海事業發展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中國嚴格履行擔保國責任。2016年,中國頒布實施《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對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深海海底區域活動作出系統規定,體現了中國作為擔保國的決心和行動。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中國真心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海底事務。中國已向海管局各類基金捐款25萬美元,主要用于資助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法技委和財委委員參加會議和人員培訓。
主席女士,
當前,深海采礦正在從勘探向開發轉段,中方愿與各方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積極踐行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原則,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促進全人類的共同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主席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