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在北京正式簽訂了國際海底富鈷結殼礦區勘探合同,這標志著我國繼2001年在東北太平洋獲得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礦區、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獲得1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硫化物礦區之后獲得的第三塊具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采權的富鈷結殼礦區。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金建才和國際海底管理局秘書長涅.艾洛提.奧敦通分別代表雙方在合同文本上簽字。外交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等有關部門代表出席了本次簽字儀式。按照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勘探合同要求,未來的15年內,中國大洋協會將在該區域內開展資源評價、環境調查、采礦和選冶系統開發與試驗等工作,履行培訓發展中國家的科技人員的義務,并在勘探合同簽訂之后的10年內完成占勘探區總面積2/3區域的放棄任務,最終保留1000平方公里享有優先開采權的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