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在廣州組織有關專家對“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資源調查與評價研究”子項目(編號:DYXM-115-01-1)進行了驗收。該子項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對富鈷結殼資源調查評價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編制了12個海山1:25萬地質圖;以CLN 海山為示范區,對海山地形地貌、結殼類型、厚度、地球化學、生長結構、分布規律和控制因素進行了研究;綜合運用地質、地球物理、海底視像、海流測量等資料,探討了結殼的成礦分布規律;進行了樣品加工的K值試驗;提出了海山富鈷結殼資源量的估算方法和指標,估算了調查海山結殼資源量。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富鈷結殼勘探區的選區原則及評價指標,研究提出了礦區組合申請方案和優選建議。為我國向國際海底管理局申請富鈷結殼勘探區提供了重要依據。2、對我國多金屬結核合同區的資源勘探評價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圈定了礦塊和試采區,使用了各種先進的方法進行資源評價,提出了首采礦段建議,確定了勘探工程間距,劃分了資源量類型;進行了包括Mn、Cu、Co、Ni四種傳統金屬元素和Mo元素在內的五元素綜合利用的礦石試驗研究。為我國履行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的工作計劃提供了技術支撐。